我想,你大概混淆了ip和chiplet,以及hard ip和soft ip吧。目前,不存在这种业务模型,供应商提供各种你认为的小芯片,然后由另外一个公司把各种小芯片整合起来,包个封装,然后拿出来卖。目前的芯片公司的业务模型是,供应商提供的是ip,芯片公司整合各种ip,然后划分chiplet,然后交给fab制造,然后封装测试,拿出来卖。ip和chiplet的区别是,chiplet是个实物,是流片完成的东西。ip是个虚的电子资料,用户要拿着ip去流片才能有东西出来。美光的芯片里有ti的东西不奇怪,但是美光买的是ti的ip,而不是你所谓的小芯片。现在各家手机芯片里的arm 处理器,也是ip,不是小芯片。你用的wifi,蓝牙,都有各种各样的供应商提供ip,不提供wifi小芯片,蓝牙小芯片。
我很懂。都科普过了,chiplet是芯片封装内部的各个die之间的链接。根本就不会对外开放。它不是外设接口,不是pcie,spi等等。根本就不存在多个设备商之间互联互通的问题,所以不需要啥标准。大厂有能力就自己定义一个接口标准,然后写个ip,让自己公司设计的各个die互联互通。小厂么就直接用synopsys卖的info接口(好像叫这个名字)。你给synopsys钱,synopsys给你源代码。然后你用info接口把自己公司的各个die连起来。目前还不存在在自己公司的芯片封装里包含其他公司的die,这种业务模型。这个info接口还是有点技术门槛的,因为里面几乎囊括了一个高速serdes的所有东西,唯一的区别是这个info接口有个随路时钟,而serdes没有随路时钟。
不要用软件的概念来理解asic。不讨论了。大部分asic 前端设计和验证工程师都不一定理解这个chiplet
chiplet结构是2015年提出的模块化的概念,和你说的IP是完全不同的,和我说的美光的概念差不多,从我理解来看,所谓的IP 就是源代码导入工程,chiplet是动态链接库导入,源代码导入的问题在不同语言中难以实现,动态链接库就没有这个问题,chiplet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 不用理解其他芯粒到底是如何工作的,只要接口对得上就行,这点从苹果的chiplet专利就能看到,人家在两颗芯粒中间设计了一个片间连接区。这个接口就需要各大厂商投票
路过看看
我想,你大概混淆了ip和chiplet,以及hard ip和soft ip吧。目前,不存在这种业务模型,供应商提供各种你认为的小芯片,然后由另外一个公司把各种小芯片整合起来,包个封装,然后拿出来卖。目前的芯片公司的业务模型是,供应商提供的是ip,芯片公司整合各种ip,然后划分chiplet,然后交给fab制造,然后封装测试,拿出来卖。ip和chiplet的区别是,chiplet是个实物,是流片完成的东西。ip是个虚的电子资料,用户要拿着ip去流片才能有东西出来。美光的芯片里有ti的东西不奇怪,但是美光买的是ti的ip,而不是你所谓的小芯片。现在各家手机芯片里的arm 处理器,也是ip,不是小芯片。你用的wifi,蓝牙,都有各种各样的供应商提供ip,不提供wifi小芯片,蓝牙小芯片。
小芯片本来是为了实现芯片的模块化的,你一个模块化的芯片不统一接口你模块化什么,和大芯片有什么区别?我记得以前美光就堆叠了TI一部分芯片在达芬奇的CPU上堆叠了内存封装成一个芯片,人家走的就是DDR